韓非子經(jīng)典語錄大全
1、遠(yuǎn)水不救近火
2、人處疾則貴醫(yī)。
3、巧詐不如拙誠,惟誠可得人心。。
4、不明察,不能燭私。
5、不勁直,不能矯奸。
6、凡治天下必因人情。
7、事以密成,語以泄敗
8、不躓于山,而躓于垤。
9、以子之矛,陷子之盾。
10、法不阿貴,繩不撓曲。
11、治民無常,唯法為冶。
12、治民者,禁奸于未萌。
13、戰(zhàn)陣之間,不厭詐偽。
14、長袖善舞,多錢善賈。
15、不期修古,不法常可。
16、事在四方,要在中央。
17、矜?zhèn)尾婚L,蓋虛不久。
18、一家二貴,事乃無功。
19、治強(qiáng)生于法,弱亂生于阿。
20、世異則事異,事異則備變。
21、存亡在虛實(shí),不在于眾寡。
22、懸衡而知平,沒規(guī)而知圓
23、仁者謂其中心欣然愛人也。
24、夫嚴(yán)家無悍虜,而慈母有敗子。
25、刑過不避大臣,賞善不遺匹夫。
26、寄治亂于法術(shù),托是非干賞罰。
27、志之難也,不在勝人,在自勝。
28、右手畫圓,左手畫方,不能兩成。
29、小知不可使謀事,小忠不可使主法。
30、冰炭不同器而久,寒暑不兼時(shí)而至。
31、宰相必起于州部,猛將必發(fā)于卒伍。
32、狡兔盡則良犬烹,敵國滅則謀臣亡。
33、不吹毛而求小疵,不洗垢而察難知。
34、搖鏡則不得為明,搖衡則不得為正。
35、明法制,去私恩。夫令必行,禁必止。
36、火形嚴(yán),故人鮮灼,水形懦,故人多溺。
39、以肉去蟻,蟻愈多;以魚驅(qū)蠅,蠅愈至。
40、敏以先王之政治當(dāng)世之民,皆守株之類也。
41、糟糠不飽者不務(wù)粱肉,短褐不完者不待文繡。
42、冬日之閉凍也不固,則春夏之長草木也不茂。
43、布帛尋常,庸人不釋;鑠金百溢,盜跖不掇。
44、目失鏡,則無以正須眉;身失道,則無以知迷惑。
45、無參驗(yàn)而必之者,愚也;弗能必而據(jù)之者,誣也。
46、圣人不期循古,不法???,論世之事,因?yàn)橹畟洹?/p>
47、越王好勇而民多輕死,楚靈王好細(xì)腰而國中多餓人。
48、千丈之堤,以螻蟻之穴潰;百尺之室,以突隙之煙焚。
49、是以圣人不期修古,不法???,論世之事,因?yàn)橹畟洹?/p>
50、千里之堤,以螻蟻之穴潰;百尺之室,以突隙之煙焚。
51、視強(qiáng),則目不明;聽甚,則耳不聰;思慮過度,則智識亂。
52、國無常強(qiáng),無常弱。奉法者強(qiáng),則國強(qiáng);奉法者弱,則國弱。
53、刺骨,故小痛在體而長利在身;拂耳,故小逆在心而久福在國。
54、和氏之璧,不飾以五彩;隋侯之珠,不飾以銀黃。其質(zhì)至美,物不足以飾之。
55、欲成方面圓而隨其規(guī)矩,則萬事之功形矣,而萬物莫不有規(guī)矩,議言之士,計(jì)會規(guī)矩也。
56、十仞之城,樓季弗能逾者,峭也;千仞之山,跛牂易牧者,夷也。故明王峭其法而嚴(yán)其刑也
57、小信誠則大信立。
58、時(shí)移而治,不易者亂。
59、內(nèi)外相應(yīng),言行相稱。
60、明主之道,明于公私。
61、家有常業(yè),雖饑不餓。
62、志之難也,不在勝人,在自勝。
63、夫妻者,非有骨肉之恩也。愛則親,不愛則疏。
64、儒以文亂法,俠以武犯禁。
65、君子不蔽人之美,不言人惡。
66、君愛桃李花,桃李花易飄,妾憐松柏色,松柏色難凋。
67、三年不翅,將以長羽翼;不飛不鳴,將以觀民則。雖無飛,飛必沖天;雖無鳴,鳴必驚人。
68、家有常業(yè),雖饑不餓;國有家法,雖危不亡。
69、欲成其事,先敗其事。
70、知之難,不在見人,在自見。
71、思慮熟則得事理……得事理則必成功。
72、人有福,則富貴至;富貴至,則衣食美;衣食美,則驕心生;驕心生,則行邪僻而動棄理。行邪僻,則身夭死;動棄理,則無成功。夫內(nèi)有死夭之難而外無成功之名者,大禍也。而禍本生于有福。故曰:"福兮禍之所伏。"
73、侈而惰者貧,而力而儉者富。
74、外舉不避仇,內(nèi)舉不避子。
75、夫龍之為蟲也,柔可狎而騎,然其喉下有逆鱗徑尺,若人有攖之者,則必殺人。人主亦有逆鱗,說之者能無攖人主之鱗,則幾矣。
76、恃人不如自恃也,人之為己者不如己之為人也。
77、嚴(yán)家無悍勇,慈母有敗子。
78、夫事以密成,語以泄敗。未必其身泄之也,而語及所匿之事,如此者身危。
79、愛臣太親,必威其身;人臣太貴,必易主位。
80、欲成方面圓而隨其規(guī)矩,則萬事之功形矣,而萬物莫不有規(guī)矩,議言之士,計(jì)會規(guī)矩也。
81、故明主之吏,宰相必起于州部,猛將必發(fā)于卒伍。
82、人主無威而重在左右。
83、仁者謂其中心欣然愛人也。
84、人行事施予,以利之為心,則越人易和;以害之為心,則父子離且怨。
85、愛多則法不立,威寡則下侵上。
86、懸衡而知平,沒規(guī)而知圓。
87、倒言反事以嘗所疑。
88、虛則知實(shí)之情,靜則知動者正。
89、樹橘柚者,食之則甘,嗅之則香;樹枳棘者,成而刺人。故君子慎所樹。
90、非知之難也,處知則難也。
91、凡人之大體,取舍同者則相是也,取舍異者則相非也。
92、人處疾則貴醫(yī)。
93、冰炭不同器而久,寒暑不兼時(shí)而至。
94、法者,天下之公器也。變者,天下之公理也。
95、澹臺子羽,君子之容也,仲尼幾而取之,與處久而行不稱其貌。
96、善之生如春,惡之死如秋,故發(fā)勸極力而樂盡情,此之謂上下相得。
97、賞罰之道實(shí)國之利器。
98、智 術(shù)之士,必遠(yuǎn)見而明察,不明察,不能燭私;能法之士,必強(qiáng)毅而勁直,不勁直,不能矯奸。人臣循令而從事,案法而治官,非謂重人也。重人也者,無令而擅為, 虧法以利私,耗國以便家,力能得其君,此所為重人也。智術(shù)之士明察,聽用,且燭重人之陰情;能法之直到勁直,聽用,矯重人之奸行。故智術(shù)能法之士用,則貴 重之臣必在繩之外矣。是智法之士與當(dāng)涂之人,不可兩存之仇也。
99、不相容之事,不兩立也
100、夫物有常容,因乘以導(dǎo)之,因隨物之容。故靜則建乎德,動則順乎道。
人物資料
韓非(約公元前280--前233年),漢族、戰(zhàn)國末期著名思想家、法家代表人物。尊稱韓非子或韓子。韓王(戰(zhàn)國末期韓國君主)之子,荀子的學(xué)生。作為秦國的法家代表,備受秦王嬴政賞識,但遭到李斯等人的嫉妒,最終被下獄毒死。他被譽(yù)為得老子思想精髓最多的二人之一(另一人為莊周)。著有《韓非子》一書,共五十五篇,十萬余字。在先秦諸子散文中獨(dú)樹一幟,呈現(xiàn)韓非極為重視唯物主義與效益主義思想,積極倡導(dǎo)君主專制主義理論,目的是為專制君主提供富國強(qiáng)兵的霸道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