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佛家經典禪語 > 禪語> 正文

凈慧長老禪語50句(一)【共50句】

作者: formermaster 發(fā)布時間:2025-01-21 03:17:53 點擊:25884℃手機閱讀>>
Tips:點擊圖片進入下一頁或下一篇圖

凈慧長老禪語50句(一)

1、所謂生活禪,即將禪的精神、禪的智慧普遍地融入生活,在生活中實現(xiàn)禪的超越,體現(xiàn)禪的意境、禪的精神和禪的風采。

2、做人的六條標準:知因果、講良心、守道德、立志向、養(yǎng)識見、充才干。

3、以感恩的心面對世界,以包容的心和諧自他,以分享的心回報社會,以結緣的心成就事業(yè)。

4、人總是在克服一個一個困難的前提下才能夠有所收獲、有所成功。只有迎難而上、知難而進,這才是應有的精神。

5、所謂禪在當下,就是用禪的精神、禪的方法、禪的見地、禪的功夫指導我們如何面對生命的當下、生活的當下。

6、覺悟人生是智慧解脫,奉獻人生是慈悲關懷。二者的融合無間就是菩薩的人生,是大乘佛法的真精神。

7、優(yōu)化自身素質,就是要凈化自己的心靈、美化自己的人格、深化自己的智慧、強化自己的力量。

8、和諧自他關系,就是要用佛法的智慧,處理好家庭關系、人際關系、團隊關系、民族關系、國家關系、宗教關系乃至人與自然的關系等等。

9、善用其心就是用大智慧覺悟人生;善待一切就是用大慈悲奉獻人生。

10、做人的八字方針:信仰、因果、良心、道德。做事的八字方針:感恩、包容、分享、結緣。

11、要安于本分,守本分,本分之外的不去鉆營強求。能夠安于本分,內心的煩惱就會慢慢地淡化。

12、在生活中體驗禪的關鍵所在是要保持一顆平常心,“平常心是道”。

13、所謂生活禪,就是要在生活中勤修戒、定、慧,息滅貪、嗔、癡,凈化身、口、意。

14、要以享受和欣賞的心態(tài),滿心歡喜地生活在當下。

15、我們做人最樸實、最起碼的道德要求,就是包容。

16、人生在因果規(guī)律面前看起來好像是被動的,實際上為善作惡仍然是我們自己的選擇。

17、“舍”就是要舍去我們凡夫的心態(tài),要在平等地看待眾生的前提下,發(fā)慈心、發(fā)悲心、發(fā)喜心。

18、我們要從自心中求解脫,不要在心外尋找凈土。

19、生死為此岸,涅槃為彼岸,煩惱是中流,般若是船筏。乘般若船筏,越煩惱中流,離生死此岸,到涅槃彼岸。這個過程都在我們當下的一念完成。

20、守一不移,是一種覺照的力量、觀照的力量、提起正念的力量。修行的訣竅就在這四個字上。

21、保持一顆平常心——無斷常、無取舍、無憎愛、無凡無圣、超越一切對立的東西,這是最直接、最根本的解脫生死的法門。

22、人生很被動,唯有結緣這件事可以主動地去做。

23、生死在片刻間,成功在片刻間,失敗同樣也在片刻間。一切的一切,都要抓住當下一念不放過。

24、誰好誰不好,自己找煩惱。自己沒煩惱,一切都好了。

25、物質上的豐收總是會越用越少,只有精神上的財富才會越用越多,才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真正的財富。

26、學佛而能以般若智慧求覺悟,即是從生活禪進入禪生活的過程;學佛而能以慈悲精神度眾生,即是從禪生活回到生活禪的過程。

27、懂得尊重別人,才知道尊重自己。

28、要結四緣:結人緣,結善緣,結法緣,結佛緣。這就是講如何發(fā)揮人的主動性,推動善因善果的成熟,避免惡因惡果的來臨。

29、知道自己有苦,就是修行的下手處。

30、修行人就是要在現(xiàn)實生活環(huán)境中鍛煉自己、考驗自己鍛煉自己抵制煩惱的力量,考驗自己的定力。

31、所有的問題、矛盾的存在都是緣于我們主觀世界的看法和客觀世界的存在不一致。有矛盾就有煩惱。一切苦厄都是由自己制造出來的,自作自受。要消除這些苦厄,別人代替不了,還要自己來解決。

32、我們盡量不做損人利己、傷天害理的事,這樣經過不斷地積累,就能夠改變人生的際遇。我們無法改變結果,但是我們可以創(chuàng)造一切善因善緣,使惡的結果推遲,使好的結果提前。

33、禪是一種生活藝術,是覺者的生活體驗,是悟者、行者的生活內涵。

34、每天臉上有笑容,自然少一些煩惱、多一份安祥。

35、我們念佛、參禪,其目的就是要把守六根門頭,使眼不貪美色、耳不貪莢聲、鼻不貪香、舌不貪味、身不貪觸、意不貪染一切六塵緣影之法。

36、要調心,少欲知足是法寶,一切隨緣是妙方。少欲知足,心就安泰;一切隨緣,心就自在。心能安泰自在,自然心平氣和。

37、學禪的人,為了感恩一切眾生,首先自己要過一種淡泊的生活、清凈的生活、簡單的生活。

38、家庭是道場,生活作佛事,慈悲感恩和為貴,忍辱包容是妙方;身體是寺院,心靈是佛像,兩耳鐘鼓齊鳴,呼吸梵音嘹亮。

39、無緣大慈、同體大悲,就是究竟的平等心。培養(yǎng)平等心,你也不必拿出任何財物來,只要有這種心態(tài),你就快活得很、自在得很!

40、“空”是不執(zhí)著,是把一切法緣生緣滅的道理圓滿無缺地理解清楚。

41、在生活中如何修行呢?簡單地說可以有一個標準,就是以佛心作佛事,或者說要存好心、說好話、做好事。

42、講道德、守法律、做好事,不僅是社會對個體的外在要求,同時也是個體追求自由和幸福的內在需要,是自覺自愿的,而非外在強制的。

43、慈悲是智慧的具體展現(xiàn),它源于對一切生命互為依存這一事實的認識。慈悲是要求得自他的共同利益,必要時甚至要舍己利人。

44、和諧是內在的要求,必須從內心的和諧做起,必須從生命的和諧做起,必須從善待天地萬物做起,必須從人的內心凈化、向善向上做起。

45、世間一切事業(yè)的成就,出世間一切功德的成就,人生一切宏偉目標的實現(xiàn),都要靠信心。有信心,就有力量。

46、安心不可向外馳求,不可脫離當下。迷失也好,覺悟也好,煩惱也好,清涼也好,道不遠人,都在當下。

47、人文精神、人文關懷所要達到的目的、所要表達的根本宗旨就是尊重生命。人生最寶貴的是生命,有生命才有一切。

48、在修行的路上,只問耕耘,莫問收獲。一直走下去,總有一天歸家穩(wěn)坐。

49、人人臉上有笑容,這個集體就非常祥和,人與人之間就能夠彼此包容、彼此諒解、彼此尊重。在一個集體當中,彼此的感恩、彼此的包容、彼此的成就,至關重要。

50、我們怎么來感恩呢?就是要盡己所能來奉獻自己的一切。

相關佛家經典禪語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