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佛家經典禪語 > 正文

你生氣,是因為自己不夠大度【共20句】

作者: formermaster 發(fā)布時間:2025-04-23 16:19:41 點擊:44854℃手機閱讀>>
Tips:點擊圖片進入下一頁或下一篇圖

1、你生氣,是因為自己不夠大度;你郁悶,是因為自己不夠豁達;你焦慮,是因為自己不夠從容;你悲傷,是因為自己不夠堅強;你惆悵,是因為自己不夠陽光;你嫉妒,是因為自己不夠優(yōu)秀……凡此種種,每一個煩惱的根源都在自己這里。所以,每一次煩惱的出現,都是一個給我們尋找自己缺點的機會。

2、心有一切有,心空一切空;心迷一切迷,心悟一切悟;心邪一切邪,心正一切正;心亂一切亂,心安一切安;一切為心造,無心自解脫。

3、大喜易失言,大怒易失禮,大驚易失態(tài),大哀易失顏,大樂易失察,大懼易失節(jié),大思易失愛,大醉易失德,大話易失信,大欲易失命。

4、在這個世界上,沒有一勞永逸、完美無缺的選擇。你不可能同時擁有春花和秋月,不可能同時擁有碩果和繁花。你不可能所有的好處都是你的。你要學會權衡利弊,學會放棄一些什么,然后才可能得到些什么。你要學會接受命的殘缺和悲哀,然后,心平氣和。因為,這就是人生

5、修行是完善自己,寬容別人。人生,因為有殘缺,所以修行。真正修行的人,從不會去看別人的過失與缺點。盯著別人的過失與缺點不放,就是自己的一個缺點。人生的痛苦,一部分在于自己的缺憾,一部分在于看不慣別人。修行,就是借完善自己增加幸福;借寬容別人淡化痛苦。

6、靜,所以優(yōu)雅。優(yōu)雅是一種淡然的美,是一個人內心美的外露。優(yōu)雅之人心如止水,波瀾不驚,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人生渴望優(yōu)雅的生活,卻常常在現實中失去自我,隨波逐流。要想找回自己,做一個優(yōu)雅從容的人,只有先穩(wěn)下來,靜下來,學會寬容、仁愛、溫和、謙恭。人生,因靜而從容,因從容而優(yōu)雅。

7、心中無塵,心自安。煩惱由心生。同一樁事,想得少則無憂,想得多則是自尋煩惱;同一個問題,看到光明的一面則喜,看到灰暗的一面則憂。人生的苦樂,不在于碰到多少事情,而在于心里裝著多少事情。簡單一些,積極一點,煩惱自然會少了一些。清空心里的陰霾,心凈才能心靜,心靜才能舒心。

8、人生如茶,有起伏才有淡定,有苦痛才有馨香。得意之時,要學著把自己看得低一些;失意之時,要學會忍受寂寞,努力沉淀自己。始終浮在生活的表面,體會不到人生的幸福;永遠躲在人生的谷底,沐浴不到明媚的陽光。得意之時要淡定,失意之時要堅定。在人之上,要把別人當人看;在人之下,要把自己當人看。

9、因為沒有,從不擔心失去;因為想要,才會患得患失。其實,世界上沒有什么真正屬于你,我們也不過是個匆匆的過客,赤條條的來,一無所有的離開。

10、心若計較,處處都有怨言;心若放寬,時時都是春天。人活一世,也就求個心的安穩(wěn),何必跟自己過不去。

11、隨喜別人,自己也可以得到福報;反之,妒忌別人會為自己帶來苦報。當你做事情,處處不順,很可能就是苦報顯現。這時不要怨天尤人,應該好好反省自己以前嫉妒別人的過失,并去懺悔。無論世間法還是出世間法,無論對普通人還是對佛菩薩,只要是正面的一切善事好事,我們都要隨喜。

12、透過生死,才會明白健康的重要;透過成敗,才會明白通達的重要;透過得失,才會明白淡泊的重要。人生最悲哀的事情,莫過于苦苦追求那些原本可以放棄的,卻忽略了生命中那些最最寶貴的。人生難免會有迷茫,關鍵在于明白自己從哪里來,要到哪里去。多點淡然,少點虛榮,活得真實才能活得自在。

13、每個人都希望自己能成功。成就大器要有四個條件:要經得起煩囂、要受得了氣憤、要忍得下挫折、要耐得住時間。做人處世,一切都要能承受得起。心胸豁達開朗的人,凡事看得高遠,不會被眼前的得失所蒙蔽;心中狹隘的人,則處處與人比較、計較,徒增煩惱,往往不能成事,成不了大器。

14、人生三重境界:敢于承認、敢于面對、敢于擔當。人生三樂:知足常樂、自得其樂、助人為樂。人生三為:和為貴、善為本、誠為先。

15、生命中遇到的問題,都是為你量身定做的。不要輕言你是在為誰付出和犧牲,其實所有的付出和犧牲最終的受益人都是自己。人生是一場與任何人無關的獨自的修行,這是一條悲欣交集的道路,路的盡頭一定有禮物——就看你配不配得到。

16、什么是佛?心即是佛;什么是道?平常心就是道。一切眾生何以不能明白?因為不肯平常。一般人學佛何以不能成就?只因不肯平常。各位看看學佛的人好忙哦!這里拜佛,那里聽經;又是供養(yǎng),又是磕頭;又是放生,又是捐款;忙得連自己家人都不顧,結果什么都沒有。因為太忙了,太不平常了

17、不管你做得多么好,不管你做得多么到位,永遠應該想著踏踏實實地歸零,不斷地歸零,從頭開始。向前走,既要義無反顧,又要誠惶誠恐,把過去的一切拋在身后,只向著自己的目標。

18、識人不必探盡,探盡則多疑;知人不必言盡,言盡則無友;責人不必苛盡,苛盡則眾遠;敬人不必卑盡,卑盡則少骨;讓人不必退盡,退盡則路寡。

19、優(yōu)雅的人生,是一顆平靜的心,一個平和的心態(tài),一種平淡的活法,滋養(yǎng)出來的從容和恬淡。你可以跑在時間的前面,但不要跑在寧謐的心前面。人生的風景,說到最后,是心靈的風景。心若急了,神馳,意亂,景衰,一輩子無論走多遠,也都沒什么韻致可言。環(huán)境可以亂,心靈不能亂;做事可以趕,心不可以急。

20、趕路,仍舊是所有生命的姿態(tài),不論人類還是動植物,生命之輪回就在于它的“有始有終”。抓的用力,不如盡情舒展;貪的無度,不如退而分享。當我們心態(tài)開始放松,這份趕路的心情與節(jié)奏也會與先前大有不同。當朝陽在晴空哼唱,我們的眼睛不單只看前方,上下左右的風景,都可以成為一種欣賞、一種品味。

相關佛家經典禪語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