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充滿商業(yè)細胞的商人而言,賺錢機會無處不在、無時不在。以下是關于經商之道的名言,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1、通俗地說,是想象力很夠,行動力不夠。當然按照他們自己的說法是,一個偉大的構想總是因為執(zhí)行不到位而夭折。
2、主意太多,朝令夕改
3、人,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識,第三要有恒,有志則斷不甘為下流。
4、三月前興奮地投下錢來,三月后沮喪地要抽身離去,前腳踩油門,后腳踩剎車,企業(yè)振蕩,落英繽紛……投資者的常見毛病,主要原因是對產業(yè)投資縱深化及企業(yè)競爭復雜化的估計不足。
5、只想收獲,不愿付出,不愿擔風險,把所有的風險都轉嫁到合作伙伴身上。最后發(fā)覺自己成了孤家寡人,誰都不愿意和他做生意。
6、說話不算數(shù)、合同不算數(shù)、承諾不算數(shù),這幾乎是中國商人部落最常見的景觀。對內,規(guī)則計劃變幻無窮,今天立,明天改,后天再改,手下無所適從;對外,合同承諾一張廢紙,視情況涂抹、打折甚至撕毀,合作者有去無回。
7、如果要取得別人的信任,你就必須做出承諾,一經承諾之后,便要負責到底,即使中途有困難,也要堅守諾言。
8、前些年脖子上的金項鏈一個賽一個的粗,這些年屁股下的坐駕一個賽一個的牛;動輒"周末去巴黎購物",聚會永遠聊高爾夫球場見聞……殊不知,面子害人,刻意要面子害死人:太工于擺闊的心計,往往讓經營瞻前顧后;太重于擺闊的場面,往往讓人生如履薄冰。
9、有事開會,無事也開會;大事開會,小事也開會。仿佛只有通過會議,老板和員工才能溝通,企業(yè)的控制才能實現(xiàn),老板的意志才能貫徹。然而在很多企業(yè),無效而過多的會議,已經構成它們最大的成本浪費。
10、一方面永遠高估員工的高度,一方面永遠低估員工的水平。
11、對于知識型人才,很多老板往往"既愛之,又恨之"。不得不用,卻又從內心深處瞧不起他們,"百無一用是書生"的觀念根深蒂固。因此在很多中國企業(yè)里,人才沒有歸宿感,老板沒有放松感。
12、真正的愛,應該超越生命的長度、心靈的寬度、靈魂的深度。
13、關系推動生產力,因此社會關系的建立和運用是商人必要的能力;但關系不等于生產力,把社會關系當成解決企業(yè)發(fā)展所有問題的靈丹妙藥,忘記了"打鐵還須自身硬"的真理,則企業(yè)本末倒置,大患遲早降臨。
14、我們永遠也不要低估人類追求創(chuàng)新追求真理的勇氣和能力;但對人類固執(zhí)己見堅持錯誤的"勇氣"和"能力",恐怕同樣也不能低估。
15、民營企業(yè)"效率優(yōu)先"、"一切按市場規(guī)律辦事"是最大的實事求是。但很多企業(yè)真實的情況是"平衡優(yōu)先","私欲優(yōu)先",是"一切按照老板的喜好辦事","一切按照長官的意志辦事"……有人說,這是中國企業(yè)滑向"壞的市場經濟"之前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