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剛般若波羅蜜經(jīng)禪語50句
1、諸心皆為非心,是名為心。
2、過去心不可得,現(xiàn)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
3、諸菩薩摩訶薩應(yīng)如是降伏其心。
4、所有一切眾生之類:若卵生、若胎生、若濕生、若化生;若有色、若無色;若有想、若無想、若非有想非無想,我皆令入無余涅盤而滅度之。
5、如是滅度無量無數(shù)無邊眾生,實無眾生得滅度者。
6、菩薩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即非菩薩。
7、菩薩于法,應(yīng)無所住,行于布施,所謂不住色布施,不住聲香味觸法布施。
8、菩薩應(yīng)如是布施,不住于相。若菩薩不住相布施,其福德不可思量
9、彼非眾生,非不眾生。眾生眾生者,如來說非眾生,是名眾生。
10、以無我、無人、無眾生、無壽者,修一切善法,即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11、發(fā)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者,于法不說斷滅相。
12、菩薩所作福德,不應(yīng)貪著,是故說不受福德。
13、不可以身相得見如來,如來所說身相,即非身相。
14、凡所有相,皆是虛妄。
15、諸相非相,則見如來。
16、如來滅后,后五百歲,有持戒修福者,于此章句能生信心,以此為實,當(dāng)知是人不于一佛二佛三四五佛而種善根,已于無量千萬佛所種諸善根,聞是章句,乃至一念生凈信者,須菩提!
17、如來悉知悉見,是諸眾生得如是無量福德。
18、是諸眾生無復(fù)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無法相,亦無非法相。
19、是諸眾生若心取相,則為著我人眾生壽者。
20、若取法相,即著我人眾生壽者。
21、若取非法相,即著我人眾生壽者,是故不應(yīng)取法,不應(yīng)取非法。
22、以是義故,如來常說:‘汝等比丘,知我說法,如筏喻者;法尚應(yīng)舍,何況
非法。
23、如我解佛所說義,無有定法名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亦無有定法,如來可說。
24、如來所說法,皆不可取、不可說、非法、非非法。
25、一切圣賢,皆以無為法而有差別。
26、是福德即非福德性,是故如來說福德多。
27、一切諸佛,及諸佛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法,皆從此經(jīng)出。須菩提!所謂佛法者,即非佛法。
28、須陀洹名為入流,而無所入,不入色聲香味觸法,是名須陀洹。
29、阿那含名為不來,而實無來,是名阿那含。
30、如來在然燈佛所,于法實無所得。
31、莊嚴(yán)佛土者,則非莊嚴(yán),是名莊嚴(yán)。
32、是故須菩提!諸菩薩摩訶薩應(yīng)如是生清凈心,不應(yīng)住色生心,不應(yīng)住聲香味觸法生心,應(yīng)無所住而生其心。
33、佛說非身,是名大身。
34、但諸恒河尚多無數(shù),何況其沙。
35、若善男子、善女人,于此經(jīng)中,乃至受持四句偈等,為他人說,而此福德勝前福德。
36、隨說是經(jīng),乃至四句偈等,當(dāng)知此處,一切世間、天人、阿修羅,皆應(yīng)供養(yǎng),如佛塔廟,何況有人盡能受持讀誦。
37、當(dāng)知是人成就最上第一希有之法,若是經(jīng)典所在之處,則為有佛,若尊重弟子。
38、佛說般若波羅蜜,則非般若波羅蜜。
39、諸微塵,如來說非微塵,是名微塵。
40、世界,非世界,是名世界。
41、如來說:三十二相,即是非相,是名三十二相。
42、信心清凈,則生實相。
43、我相即是非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即是非相。
44、離一切諸相,則名諸佛。
45、如來說第一波羅蜜,非第一波羅蜜,是名第一波羅蜜。
46、若菩薩心住于法而行布施,如人入暗,則無所見。若菩薩心不住法而行布施,如人有目,日光明照,見種種色。
47、若樂小法者,著我見、人見、眾生見、壽者見,則于此經(jīng),不能聽受讀誦、為人解說。
48、善男子、善女人,發(fā)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者,當(dāng)生如是心,我應(yīng)滅度一切眾生。滅度一切眾生已,而無有一眾生實滅度者。
49、諸相具足,即非具足,是名諸相具足。
50、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yīng)作如是觀。